Le Labo不做廣告,拒絕量產,這個小眾香水品牌卻越來越大眾了

現在有很多XX Lab(實驗室),與生產流水線背道而馳,把精工細作的生產環節搬到了零售店,誕生於紐約的香水品牌Le Labo(法文,實驗室的意思)算是掀起這種風潮的品牌之一。

Marugame

Le Labo不做廣告,拒絕量產,只在自己店鋪和少量高級零售店(及其線上平台)銷售,比較紐約的Barneys和巴黎的Colette。

這也是2006年自巴黎的Fabrice Penot和Eddie Roschi在Armani香水創立這個品牌的時候,被所有投資人拒絕的原因。但不到兩年,Le labo便吸引了W雜誌,紐約時報等媒體的注意力 ,到第四年,年銷售額已經達到450萬美元。

創辦人Fabrice Penot和Eddie Roschi

手工高級香水Le Labo1.jpg

憑著"有錢才花"的擴張原則,在那時全球一共只開了 4 間獨立店面。不過,自從它被雅詩蘭黛收購後,開店速度明顯快了很多。現在在美國、歐洲、香港、韓國、東京、巴黎、倫敦均設有獨立門店。並在高端百貨 Nordstrom、Barneys New York、Net-a-porter 以及 Saks Fifth Avenue 皆有有售。

最近 Le Labo 進軍澳洲,在墨爾本的第一個獨立門店將於三月正式開業,這是其第 33 家旗艦店。除了香水實驗室之外,也將出售家居用品和配飾。

就像它的名字一樣,Le labo 的店鋪裝修看起來有點像有些粗野的科學實驗室。你挑選好香水之後,調香師會在現場手工調配,即時裝瓶,並貼上寫有你的姓名、調香師名字以及調製日期的標識。價格介於50 美元到 950 美元(可以用到 100 歲的 500 毫升裝)不等。

手工高級香水Le Labo2.jpg

一般香氛產品,很大一部分成本花在了營銷上。創立之初沒什麼錢的兩個人,決定放棄這部分,將錢用在產品和調香師上,這反而進一步提升了 Le labo 的品牌調性。

“香水業是由幾家大公司壟斷的價值數十億的產業,每年推出上千個新款,一擲千金投入廣告,香水卻了無新意,日益大眾化,缺乏創意和個性。" Fabrice Penot 說。

因此,Le labo 不搞聲勢浩大,賣性感或者賣獨立的廣告,覺得香水的本質應該是味道本身,是使用者個性的延伸。因此就連香水的名字也強調產品本身的存在感。

手工高級香水Le Labo3.jpg

每款香水以主材料命名,後面跟著的數字,代表製作這款香水所需要的香料種類數量,比如暢銷產品之一Rose 31 ,以百瓣玫瑰和大馬士革玫瑰為主料,佔香水一半以上的分量,並搭配了31 款材料。

Le labo Rose 31

手工高級香水Le Labo Rose 31.jpg

除了其獨特的產品和體驗吸引媒體前來報導,Le Labo 增加品牌影響力的方式,則是定期推出一款城市的味道,並且只在那個城市售賣,比如洛杉磯的花香和麝香、紐約的煙熏味、達拉斯的純淨香草味道等。

另外,Le labo 也為酒店定製香味,比如 Fairmont 酒店集團, Le Meridien(艾美酒店集團),紐約的 ACE Hotel 和Gramercy Park Hotel。他們在一些酒店裡也開設了店鋪。

正好趕上小眾香水的潮流,Le Labo 在2015 年因為Santal 33 這款香水而爆紅,GQ 的設計師Griffin Funk 曾在Twitter 上說,"如今如果一個人聞起來不像Le Labo Santal 33,就會感到很奇怪。"

Le labo Santal 33

手工高級香水Le Labo Santal 33.jpg

Penot 對此感到很幸運和受寵若驚,"我們有一些讓人們很狂熱的系列…但Santal 33 是完全不同程度的成功…作為一個香水製造商,你會偷偷的想,但從來沒有期盼過會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如果你非常非常幸運的話,你的一生只會發生這一次。"

根據截至 12 月 31 號的第二季度財報,Le Labo 與 Jo Malone、Editions de Parfums Frédéric Malle 和 Tom Ford 高端香水品牌一起,成為雅詩蘭黛增速最快的種類。

“這些奢侈香水品牌主要由幾款強勁的香水推動,當然還有社交媒體”,雅詩蘭黛的首席執行官 Fabrizio Freda 說。

Marugame

LE LABO Boutique台灣據點

LE LABO形象店

地址:台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四段553巷50號1樓

電話:02-2760-0010

10/10 APROTHECARY 台北微風廣場店

地址:台北市復興南路一段39號GF

電話:02-8772-3919

10/10 APROTHECARY 高雄漢神巨蛋店

地址:高雄市博愛二路777號2F

電話:07-550-5980

發文作者

如果有一天,你偶然看到了這些文字,我希望這幾分鐘是真正屬於你自己的,在這裡你給自己加油,打氣,繼續去完成你曾經的夢想,勇敢的去挑戰自己,歷練自己!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